当前位置: 帮助手册 > 相关文档 > 基金证券电子书 > 证券投资分析 > 第四章 行业分析

第三节 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发布时间:2013-11-04 11:21:14


   行业兴衰的实质是行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变迁,也就是行业经历“ 幼稚产业一先导产业一主导产业— — 支柱产业— — 夕阳产业”的过程,是资本在某一行业领域“形成——集中——大规模聚集——分散”的过程,是新技术的“产生——推广——应用——转移——落后”的过程。 一个行业的兴衰会受到技术进步、产业政策、产业组织创新、社会习惯改变和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比如,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作用的结果,将会导致国内某些行业的生命周期在原来的轨迹上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技术进步 (一)当前技术进步的行业特征 1.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成为21世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以微电子、网络技术、计算机和通信为代表的信息产业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高速发展,最终取代汽车、化工、钢铁等行业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是迄今为止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关键技术最广的行业之一。 2.信息技术的扩散与应用引起相关行业的技术革命,并加速改造着传统产业。以制药行业为例,药物研究及临床试验的高昂成本一直是制药公司的关键问题。美国技术评估局估计,向市场推出一种新药需要耗费数亿美元, 周期甚至长达20年。而生物信息技术将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新药研制过程时,制药工业的面貌大大改变,新药面世速度加快,而药品价格不断下降。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信息技术早已通过CAD、CAM、CIMS、计算机模拟等系统技术在汽车、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行业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 3.研发活动的投入强度成为划分高技术群类和衡量产业竞争力的标尺。从技术进步的方式上看,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强度比以设备更新投资为主要形式的技术改造投资强度更能体现一个国家和一个产业技术进步的实力与潜力。目前,多数国家和组织以R&D投入占产业或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来划分或定义技术产业群。 4.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周期明显缩短,产品更新换代频繁。从198 1年IBM推出第一台个人计算机起,到1995年计算机产业的蓬勃发展,大约用了15年。信息产业中两个流行的定律——摩尔定律和吉尔德定律就是很好的说明。所谓摩尔定律,即微处理器的速度会每18个月翻一番,同等价位的微处理器的计算速度会越来越快,同等速度的徽处理器会越来越便宜。所谓吉尔德定律,是指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将每6个月增加1倍。 (二)技术进步对行业的影响 当前正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不仅新兴学科不断涌现,而且理论科学向实用技术的转化过程也被大大缩短,速度太大加快。技术进步对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往往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同时迫使一个旧的行业加速进入衰退期。例如,电灯的出现极大地削减了对煤油灯的需求,蒸汽动力行业则被电力行业逐渐取代,喷气式飞机代替了螺旋桨飞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则取代了一般的电子计算机等等。这些新产品在定型和大批量生产后,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从而很快就能被消费者所使用。上述这些特点使得新兴行业能够很快地超过并代替旧行业,或严重地威胁原有行业的生存。未来优势行业将伴随新的技术创新而到来,处于技术尖端的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将催生新的优势行业。 当然,新、旧行业并存是未来全球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大部分行业都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多数行业都会在竞争中发生变化,以新的增长方式为自己找到生存的空间。例如,传统农业已经遍布全世界,未来农业还会靠技术创新获得深度增长。传统工业在通过技术创新获得深度增长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行业的国际间转移,在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获得广度增长的机会。 二、产业政策 政府对于行业的管理和调控主要是通过产业政策来实现的。产业政策是国家干预或参与经济的一种形式,是国家(政府)系统设计的有关产业发展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的总和。一般认为,产业政策可以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等部分。其中,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是产业政策的核心。 (一)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是选择行业发展重点的优先顺序的政策措施,其目标是促使行业之间的关系更协调、社会资源配置更合理,使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政策是一个政策系统,主要包括: 1.产业结构长期构想。它是根据现阶段发展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遵循产业发展演变的规律,提出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2.对战略产业的保护和扶植。对战略产业的保护和扶植政策是产业结构政策的重点。所谓战略产业,一般是指具有较高需求弹性和收入弹性、能够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产业。对战略产业的保护政策包括限制所保护的同类国外产品的进口,限制国外私人直接投资等;对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投资、倾斜金融、倾斜税收以及行政性干预等,其中政府直接投资、差别税率、优惠税、保护性关税、补贴、折旧和成本控制等是较常使用的方式。如1998年4月,美国商务部发表题为《新兴的数字经济》报告,宣布美国电子商务为免税区,进一步加速了网络经济在美国的强劲增长。当然,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基础行业以及战略性行业,政府可能实施较多干预,如钢铁、石油化工、电力、供水、邮电通信、广播电视、铁路、航空、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公用事业由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投资回收慢,允许众多厂商投巨资竞相建设是不经济的,因此政府往往通过授予某些厂商在指定地区独家经营某项公用事业特许权的方法来进行管理。被授权的厂商也就因此成为这些行业的合法垄断者。但这些合法的垄断者和一般的垄断者不一样,他们不能任意规定不合理的价格,其定价要受到政府的调节和管制。 3.对衰退产业的调整和援助。对衰退产业的调整和援助政策主要包括限制进口、财政补贴、减免税等。对衰退产业及时进行救援和调整,有利于减少经济损失、避免社会动乱。日本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先后对煤炭、铝、合成纤维、船舶、化肥、石化等衰退产业,采取了规模收缩和合理化对策,通过课税特例、特定产业信用基金的债务保证以及开发银行的融资等措施促进相关企业的设备处理、事业转移。 (二)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是调整市场结构和规范市场行为的政策,以“反对垄断、促进竞争、规范大型企业集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主要核心,其目的在于实现同一产业内企业组织形态和企业间关系的合理化。所谓同一产业是指具相同使用功能和替代功能的产品或劳务的集合,实质上就是具有竞争关系的卖方企业的集合。产业组织政策主要包括: 1.市场秩序政策。其目的在于鼓励竟争、限制垄断。如,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布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主张私营企业在电子商务中起主导作用,政府应当避免进行不恰当的限制,在需要政府参与的情况下,其目标也应当是支持和加强一个可预见的、宽松的、一致和简单的商业法制环境。 2.产业合理化政策。其目的在于确保规模经济的充分利用,防止过度竞争。例如,我国1994年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就对我国汽车工业的集中投资和产业内企业的兼并重组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重复生产,催生了三大汽车生产企业集团,汽车生产集中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3.产业保护政策。其目的在于减小国外企业对本国幼稚产业的冲击。 我国有关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中,对外商投资方式的限制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本国部分产业内的现有企业进行保护的作用。 (三)产业技术政策产业技术政策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是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1.产业技术结构的选择和技术发展政策。主要涉及制定具体的技术标准, 规定各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 鼓励采用先进技术等方面。 2.促进资源向技术开发领域投入的政策。主要包括技术引进政策、促进技术开发政策和基础技术研究的资助与组织政策。 (四)产业布局政策 产业布局是产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产业布局政策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经济性原则,即保证那些投资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发展速度快的地区优先发展。 2.合理性原则,即鼓励各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 3.协调性原则,即促进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 4.平衡性原则,即在加快先进地区发展的同时,逐步缩小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 (五)我国目前的主要产业政策 我国比较系统地实行产业政策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在此以前,产业政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之中。1988年,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成立了产业政策司;1989年2月14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产业政策大纲》,在政府文件中首次使用“产业政策”一词;1989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成为我国第一个正式的产业政策。进入90年代。我国产业政策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国家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规划,如<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以及汽车、电子等专项产业政策。2002年3月II日,基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及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修订并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其附件成为我国现行产业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对该指导目录进行了修订,并于同年12月1日起实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修订内容主要涉及5个方面:第一,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第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并在目录中新增了相关的鼓励类条目。第三,调整单纯鼓励出口的导向政策。第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对部分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和敏感性行业,持谨慎开放态度,适当调整相关条目。我国还针对具体产业制定了详细的产业政策。现将我国目前的主要产业政策概述如下:《玻璃纤维行业准人条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1月18日;《钨、锡、锑三个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12月22日;《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2006年12月14日;《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10月17日;《关于规范铅锌行业投资行为加快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9月13日;《电解金属锰企业行业准人条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8月8日;《关于加强煤炭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2006年7月3日;《铜冶炼行业准人条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6月30日;《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5月30日;《关于加快电石行业结构调整有关意见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银监会,2006年5月11日;《关于推进铁合金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4月11日;《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7月8日;《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5月21日。此外,在行业管理与调控的不同时期,不少国家还采用立法的形式进一步保障产业政策的实现。美国的反垄断法是规范产业以及产业组织的著名法律。美国政府曾相继制定了《谢尔曼反垄断法》(1890年)、《克雷顿反垄断法》(1914年)和《罗宾逊·帕特曼法》(1936年)等法律对行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其中,《谢尔曼反垄断法》主要是保护贸易与商业免受非法限制与垄断的影响;《克雷顿反垄断法》主要是禁止可能导致行业竞争大大减弱或行业限制的一家公司持有其他公司股票的行为;《罗宾逊-帕特曼法》则规定了某些类型的价格歧视是非法的,应当取缔。此外,美国还曾制定过保护关税、赠予铁路公司土地、国有土地自然资源保护等法律法规。日本在追求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中也曾制定过针对战后某类产业高速增长现象的法规,如《石油工业法》《电子产业振兴法》《机械工业合理化临时措施法》以及用以加速某类行业发展的法规等。 三、产业组织创新 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的组织形态和企业间的关系,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方面内容。因此,所谓产业组织创新,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的组织形态和企业间关系的创新。产业组织的创新过程(活动)实际上是对影响产业组织绩效的要素进行整合优化的过程,是使产业组织重新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 从作用的效果来看,产业政策的调控与产业组织的创新都有优化产业组织的功能,但产业政策在产业组织合理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一种经济过程中的被组织力量,而产业组织创新则往往是产业及产业内企业的自组织过程。 一方面,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息息相关,是连接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的纽带。因此,产业组织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产业组织又与企业组织密切相关,是具有某种同一性的互动范畴。因此,产业组织的创新不仅仅是产业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垄断抑或竞争关系平衡的结果,更是企业组织创新与产业组织创新协调与互动的结果。实践证明,产业组织创新的直接效应包括实现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技术进步和有效竞争等;间接影响包括创造产业增长机会、促进产业增长实现、构筑产业赶超效应、适应产业经济增长等多项功效。产业组织创新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产业(或行业)生命周期运行轨迹或生命周期阶段持续时间的变化。 与其他创新活动一样,产业组织的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在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的不同发展时期,产业组织创新有着与行业本身固有的行业属性、行业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行业内企业组织变革乃至与整个社会经济演进相关联的各种形式。例如,产业化经营旨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深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解决产品的产供销衔接问题,使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相对集中,产生聚合的规模效益;产融结合旨在通过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资本融合,使产业资本加速集中,充分发挥金融对产业发展的融资作用,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得以迅速有效地进行;服务体系建设旨在加强产业的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业市场信息体系、产业质量标准体系及产业自律体系;大规模数字化经济旨在改变产业内企业的组织管理形式、厂商与消费者的关系、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方式以及企业间乃至产业间的分工协作方式等等。以我国农业为例,家庭承包制、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等成为我国农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产业组织创新的尝试,构筑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演进的产业升级之路。 此外,产业组织创新与产业技术创新等密不可分。产业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由产业组织创新的过程和产业组织创新的结果所驱动。技术创新是组织创新的某方面表现,组织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二者是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具有创新活力且通过组织创新不断优化了的产业组织,能最大程度地、系统地为产业技术创新配置资源(如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等)。由此,产业组织创新与产业技术创新共同成为产业不断适应外部竞争环境或者从内部增强产业核心能力的关键。 四、社会习惯的改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文明程度和社会责任感会逐渐改变,从而使某些商品的需求发生变化并进一步影响行业的兴衰。在解决基本温饱之后,人们更注重生活的质量,不受污染的天然食品备受人们青睐;对健康投资从注重保健品转向健身器材;在物质生活丰富后,注重智力投资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旅游、音响成了新的消费热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更偏好便捷的交通和通信工具;高度工业化和生活现代化又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生存环境免受污染的重要。发达国家的工业部门每年都要花费几十亿美元的经费来研制和生产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各种设备,以便使工业排放的废渣、废水和废气能够符合规定的标准。所有这些社会观念、社会习惯、社会趋势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生产成本和收益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足以使一些不再适应社会需要的行业在衰退的同时激发新兴行业的发展。 需求变化是未来优势产业的发展导向,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行业的兴衰。在收入相对比较低的时候,由于恩格尔定律的作用,人们对生活用品有较大需求。提供生活消费品的可口可乐、宝洁、强生公司和满足这些需求的销售渠道如沃尔·马特公司,均在不断满足这些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发展起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逐渐下降,人们需要更多的服务消费和金融投资,从而使金融、旅游、教育、医疗、保险、体育、文化等行业从中获得了快速增长的动力。 五、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有日益加深的趋势。它是全球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和取得竞争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活动全球化,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出现了协议性分工,即主要是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2. 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3.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金融市场迅猛扩大。 4.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 5.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上升,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产业发展的重大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导致产业的全球性转移。发达国家将低端制造技术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化转移。随着高新技术行业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如纺织服装、消费类电子产品)甚至是低端技术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如中低档汽车制造)将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在将发展中国家变成它的加工组装基地和制造工厂的同时,仍然可以掌握传统行业的核心技术,并通过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其技术专利取得市场利益。例如,中国虽然是世界鞋业的全球性工厂,但是美国NIKE公司却拥有最先进的运动鞋设计制造技术。其他还有诸如V C D 、D V D 、移动电话等产品的生产都存在这种状况。 制造业结构正在向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行业加速转移。20世纪70年代世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增长就已经出现快于一般工业的趋势,80年代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从高新技术行业在整个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总值的比重来看, 欧洲、北美和日本自1 9 7 0年以来都有明显的增长。 选择性发展将是未来各国形成优势行业的重要途径,因为一个国家受技术水平、资源潜力的限制,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取得领先优势。战略性产业发展思路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比如美国的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行业、日本的机器人行业、印度的计算机软件业等等。产业全球化导致的国际竞争和国际投资因素,将会影响行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比如成熟的美国汽车行业长期被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汽车公司所控制,市场处于稳定状态。但近年来,美国汽车工业受到日本、西欧,甚至韩国汽车的挑战。这种国际竞争不仅打破了美国国内原先的市场格局,而且影响到美国汽车行业生命周期的发展。 2.国际分工出现重要变化。 (1)国际分工的基础出现了重要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认为,国家间分工的基础是各国的资源禀赋。各国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各国产业结构的不同,通过不同商品的贸易可以增进各国的福利。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使生产要素与商品、服务跨国界流动的障碍与成本大大降低,一个国家的优势行业也不再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随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在决定各国比较优势的因素中,资源禀赋作用在减弱,后天因素的作用逐步增强。所谓后天因素,包括政府的效率、市场机制完善的程度,劳动者掌握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受到政策影响的市场规模等。后天因素的改善可以弥补资源禀赋方面的劣势,而后天因素的劣势则可能使资源禀赋方面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 (2)国际分工的模式出现了重要变化。以往的国际分工是各国从其比较优势出发,用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商品交换比较劣势行业的商品,表现在贸易结构上,主要是行业间的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将其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分别布局在不同的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跨国公司的垒球生产与服务网络之中。这种新的国际分工表现在贸易结构上,就是行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3.经济全球化导致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企业在两个国家间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跨国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