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13-11-04 11:21:14
一、行为金融理论的提出 行为金融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代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它是在对现代投资理论的挑战和质疑的背景下形成的。该理论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认为投资者行为常常表现出不理性,因此会犯系统性的决策错误,而这些非理性行为和决策错误将会影响到证券的定价,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往往与投资者“应该”(理性)的投资行为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建立在理性投资者假设和有效竟争市场的假设基础之上的现代投资理论,也就不能对证券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做出合理的解释。 行为金融理论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心理因素的作用,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现已成为金融研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领域。但目前行为金融理论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研究仍主要集中于对一些市场异常现象的讨论上。 二、投资者心理偏差与投资翻理性行为 行为金融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常常会表现出以下一些心理特点: (一)过分自信 投资者总是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过分自信常常导致人们低估证券的实际风险,进行过度交易。 (二)重视当前和熟咫的事物 人们总是对近期发生的事件和最新的经验以及熟悉的东西更为重视,从而导致人们在决策和做出判断时过分看重近期事件和熟悉事物的影响。如,投资者总是会对最近发生的事记忆犹新;人们总是对经常看的股票进行投资,并会认为这些股票的风险较小,对不熟悉的股票、资产则敬而远之等等。 (三)回避损失和“心理”会计 对于收益和损失,投资者更注重损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这将造成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主要按照心理上的“盈亏”而不是实际的得失采取行动。如,投资者总是选择过快地卖出有浮盈的股票,而将具有浮亏的股票保留下来。 (四)进免“后悔”心理 投资失误将会使投资者产生后悔心理,对未来可能的后悔将会影响到投资者目前的决策。因此,投资者总是存在推卸责任、减少后悔的倾向。委托他人代为投资、“随大流,,、追涨杀跌等从众投资行为,都是力图避免后悔心态的典型决策方式。 (五)相互影响 社会性的压力使人们的行为趋向一致。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正是由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上述种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也就使得证券价格的变化不同于现代金融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的推断。 三、行为金融模型 (一)BSV模型(Barberis、Shleffer和Vishny模裂) BSV模型认为,人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存在两种心理认知偏差:一是选择性偏差(ReresentativeBias),即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实际的变化模式,而对产生这些数据的总体特征重视不够;二是保守性偏差(ConservativeBi-as),即投资者不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增加的预测模型。 这两种偏差常常导致投资者产生两种错误决策:反应不足或反应讨度。 (二)DHS模型(Daniel,Hirsheifer5fuSubranianyam模型) DHS模型将投资者分为有信息与无信息两类。无信息的投资者不存在判断偏差,有信息的投资者则存在着过度自信和对自己所掌握信息过分偏爱两种判断偏差。证券价格由有信息的投资者决定。 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不切实际地高估了自己对股票价值判断的准确性;而过分偏爱自己所占有的私人信息往往使投资者对自己掌握的信息反应过度,而对公开信息反应不足。在这两种判断偏差作用下,就会导致股票价格短期过度反应和长期的连续回调。 四、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挑战 除市场异常现象的存在对有效市场理论带来挑战外,行为金融理论也对有效市场理论发起了挑战。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由于受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信息不完全的限制、时间不足的限制以及心理偏差的限制,将不可能立即对全部公开信息做出反应。投资著常常会对“非相关信息”做出反应,其交易不是依据信息而是根据噪声做出的。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也就不可能完全有效。此外,行为金融理论从投资者行为人手对许多市场异常现象做出了解释,认为异常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市场是无效的,而不是有效的。 五、行为金融理论的应用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所有人包括专家在内都会受制于心理偏差的影响,因此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经理也可能变得非理性。如基金经理也可能进行跟风操作,以避免使自己过于与众不同,进行追涨杀跌操作等。 行为金融的一个研究重点在于确定在怎样的条件下,投资者会对新信息反应过度或不足。因为这些错误会导致证券价格的错定,这就为采用行为金融式的投资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投资者可以在大多数投资者意识到错误之前采取行动而获利。 过去投资者总是希望能够通过掌握比别人更多的信息获利,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运用这种方法获利已变得越来越困难。然而行为金融则可以利用人们的心理及行为特点获利。由于人类的心理及行为基本上是稳定的,因此投资者可以利用人们的行为偏差而长期获利。